本站
非官方網(wǎng)站,信息完全免費,僅供參考,不收取任何費用,請以官網(wǎng)公布為準!
三、本大題4小題,共16分。
閱讀下面的文字,完成12-15小題。
包容是文化對話的前提
當今世界任何一種文化都不可能在單一語境中自給自足,不同文明的交流是當代世界文明發(fā)展的一條必由之路。在世界多元文化的共存與對話中,中國傳統(tǒng)文化中所蘊涵的“包容”精神是當前特別值得重視和提倡的。包容,既是“和諧”的表現(xiàn)形式,也是達成“和諧”的基本前提。早在春秋時期,中國古代的先哲就已經(jīng)認識到“和實生物,同則不繼”的道理,將“和”作為最理想的社會政治狀態(tài)。在中國古代先哲看,過分狹隘的視野與心胸,無助于事業(yè)的成功和社會的發(fā)展。在治國上,要做到海涵大量,虛懷若谷,寬容包納,不以一人之智為智,而以眾人之智為智。具體到文化選擇上,便是在堅持思想主體性的同時,以開放的心態(tài),充分汲取其他學派理論中的合理因素,為思想的整合、文化的構(gòu)建創(chuàng)造更為廣闊的空間,保持更為積極的活力。
從世界歷史的經(jīng)驗看,凡是提倡包容、立足和諧的時代,多是世界處于相對和平,社會經(jīng)濟走向繁榮,國際關(guān)系相對緩和,民眾生活安寧平靜的時代,多是充滿生命力、創(chuàng)造力的時代。歷史上也不時出現(xiàn)過以自我為天下中心,企圖壟斷真理、壟斷思想、壟斷言論、壟斷利益的現(xiàn)象,“非我族類,其心必異”,拒絕包容,拒絕交流,這樣的立場、態(tài)度、做法,曾使民族陷于巨大的災(zāi)難,導(dǎo)致各種矛盾愈演愈烈,爭斗紛至沓,后果極其嚴重,教訓(xùn)至為深刻。
可惜,直到今日,那種排他性的文化追求、同一性的文明取舍,依然還有市場。在一些人那里,文化自大癥,文明優(yōu)越感,并未隨著時代的進步而有所改變,他們總以為真理在握,總是熱衷于扮演“教師爺”的角色,總是喜歡占據(jù)著道德與政治的制高點對其他國家與其他民族指手畫腳。這樣一,導(dǎo)致正常的文化對話與交流變得非常困難。因為,對弱勢一方說,他們主張對話,卻無法贊成居高臨下式的不平等對話;他們希望交流,卻難以認同只有被動妥協(xié)式的單向型接受。所以,這種罔顧歷史教訓(xùn)與文明發(fā)展規(guī)律的做法,不僅無益于世界文明的對話與交流,而且也會阻礙自身的發(fā)展與進步。
目前,在對中國發(fā)展道路懷有疑慮、對中國現(xiàn)實政治抱有抵觸、對中國文化傳統(tǒng)展示存有偏見的人之中,真正持敵視的立場與態(tài)度、總在“妖魔化”中國的只是極少數(shù)。而這“極少數(shù)”之所以會如此,恐怕很大程度上與缺乏包容的思想有關(guān)。因為沒有包容之心,就很難以平等的態(tài)度尊重他人的意愿,很難去理解并接受異質(zhì)的文化,就一定會常常處在隔膜與誤解之中,也就很難以積極的態(tài)度去認同并開展正常的對話。
在這種情況下,認知并借鑒中國傳統(tǒng)文化中立足于“和而不同”基礎(chǔ)上的包容,就顯得尤為重要與迫切了。老子有云:“大邦者下流”,“大者宜為下”,王弼釋云:“江海居大而處下,則百川流之;大國居大而處下,別天下流之”,其中所揭示的包容之核心價值觀,可謂是放之四海而皆準的真理,完全值得令人思考與借鑒。
關(guān)于不同文明之間的關(guān)系,社會學家費孝通曾經(jīng)說過:“各美其美,美人之美,美美與共,天下大同。”我很贊同這個觀點。但我們也要明白:“各美其美”與“美人之美”是一個事物的兩面,缺一不可。如果只是“各美其美”而不能“美人之美”,甚至還竭力丑化他人,那這個世界是不可能“美美與共”的。我們更要警惕:不能在包容中迷失自我,“包容”不能成為迷失自我的迷魂湯,包容與堅守應(yīng)該是一對孿生兄弟。
衷心期待,“包容”能成為人類不同文明之間良性互動、共謀發(fā)展的一項價值層面上的指導(dǎo)原則。
(選自《人民日報》2013年10月24日24版,作者紀寶成)
12-13題為選擇題,請在答題卡“選擇題答題區(qū)”作答。(12題選對兩項給5分,選對一項給2分,多選不給分)
12.下列說法,符合文意的兩項是( )
A.在當今多元文化的共存世界中,中國傳統(tǒng)文化中的“包容”精神得到了更多的重視。
B.在治國上的包容,就是要海涵大量,虛懷若谷,不以一人之智為智,而以眾人之智為智。
C.從世界歷史的經(jīng)驗看,各種矛盾爭斗的產(chǎn)生,往往與拒絕包容不無關(guān)系。
D.一些擁有“西方文明優(yōu)越感”的民族,總是喜歡占據(jù)道德與政治的制高點對其他民族指手畫腳,總以為自己掌握著真理。
E.今天,“包容”已成為人類不同文明之間良性互動、共謀發(fā)展的一項價值層面上的指導(dǎo)原則。
13.下列推斷,不符合文意的一項是( )
A.不懂得包容,會影響事業(yè)的成功和社會的發(fā)展,會阻礙文化的繁榮。
B.在以開放的心態(tài)汲取其他文化中的合理因素的同時,亦要堅持自己思想的主體性。
C.排他性的文化追求、同一性的文明取舍,被證明是不合時宜的,已被東西方國家拋棄。
D.中國傳統(tǒng)文化所蘊含的包容的核心價值觀,也適用于當今世界。
14.為什么說“包容是文化對話的前提”,請結(jié)合文意概括。(4分)
15.“1656年,俄國特使巴依科夫受沙皇委托準備向中國皇上提交國書,因拒絕行跪拜禮而始終未獲準覲見皇帝。時值東正教齋期,作為虔誠信徒的巴依科夫嚴守教規(guī)拒絕飲朝廷賜給的奶茶,進一步激怒了朝廷。”這一著名的外交事件以失敗告終的內(nèi)在原因是什么,請結(jié)合文中的觀點分析。(4分)
四、本大題為選考內(nèi)容的兩組試題,每組試題3小題,共15分。
選考內(nèi)容的兩組試題分別為“文學類文本閱讀”試題組和“實用類文本閱讀”試題組,考生任選一組作答。作答前,務(wù)必用2B鉛筆在答題卡上填涂與所選試題組對應(yīng)的信息點;信息點漏涂、錯涂、多涂的,答案無效。
(一) 文學類文本閱讀
閱讀下面的文字,完成16-18題。
列車上遇到的姑娘
(印度)拉斯金·邦德
我一個人獨自坐了一個座位間,直到列車到達羅哈那才上一位姑娘。為這位姑娘送行的夫婦可能是她的父母,他們似乎對姑娘這趟旅行放不下心。那位太太向她作了詳細的交代,東西該放在什么地方 ,不要把頭伸出窗外,避免同陌生人交談,等等。
我是個盲人,所以不知道姑娘長得如何,但從她腳后跟發(fā)出的“啪嗒啪嗒”的聲音,我知道她穿了雙拖鞋。她說話的聲音是多么清脆甜潤!
“你是到臺拉登去嗎?”火車出站時我問她。
我想必是坐在一個陰暗的角落里,因為我的聲音嚇了她一跳,她低低地驚叫一聲,末了,說道:“我不知道這里有人。”
是啊,這是常事,眼明目亮的人往往連鼻子底下的事物也看不到,也許他們要看的東西太多了,而那些看不見的人反倒能靠著其他感官確切地注意到周圍的事物。
“我開始也沒看見你,”我說,“不過我聽到你進了。”我不知道能否不讓她發(fā)覺我是個盲人,我想,只要我坐在這個地方不動,她大概是不容易發(fā)現(xiàn)廬山真面目的。
“我到薩哈蘭普爾下車。”姑娘說,“我的姨媽在那里接我。你到哪兒去?”
“先到臺拉登,然后再去穆索里。”我說。
“啊,你真幸運!要是我能去穆索里該多好。∥蚁矚g那里的山,特別是在十月份。”
“不錯,那是黃金季節(jié)。”說著,我腦海里回想起眼睛沒瞎時所見到的情景。“漫山遍野的大麗花,在明媚的陽光下顯得更加絢麗多彩。到了夜晚,坐在篝火旁,喝上一點白蘭地,這個時候,大多數(shù)游客離去了,路上靜悄悄的,就像到了一個闃無人煙的地方。”
她默默無語,是我的話打動了她?還是她把我當作一個風流倜儻的滑頭?接著,我犯了一個錯誤,“外面天氣怎么樣?”我問。
她對這個問題似乎毫不奇怪。難道她已經(jīng)發(fā)覺我是一個盲人了?不過,她接下的一句話馬上使我疑團頓釋。“你干嗎不自己看看窗?”聽上去她安之若素。
我沿著座位毫不費力地挪到車窗邊。窗子是開著的,我臉朝著窗外假裝欣賞起外面的景色。我的腦子里能夠想象出路邊的電線桿飛速向后閃去的情形。“你注意到?jīng)]有?”我冒險地說,“好像我們的車沒有動,是外面的樹在動。”“這是常有的現(xiàn)象。”
我把臉從窗口轉(zhuǎn)過,朝著姑娘,有那么一會兒,我們都默默無語。“你的臉真有趣。”我變得越發(fā)大膽了,然而,這種評論是不會錯的,因為很少有姑娘不喜歡奉承。
她舒心地笑了起,那笑聲宛若一串銀鈴聲。“聽你這么說,我真高興,”她道,“誰都說我的臉漂亮,我都聽膩了!”
啊,這么說,她確實長得漂亮!于是我一本正經(jīng)地大聲道:“是啊,有趣的臉同樣可以是漂亮的啊。”
“你真會說話。”她說,“不過,你干嗎這么認真?”
“馬上你就要下車了。”我突然冒出這么一句。
“謝天謝地,總算路程不遠,要叫我在這里再坐兩三個小時,我就受不住了。”然而,我卻樂意照這樣在這里一直坐下去,只要我能聽見她說話。她的聲音就像山澗淙淙的流水。她也許一下車就會忘記我們這次短暫的相遇,然而對于我說,接下去的旅途中我會一直想著這事,甚至在以后的一段時間里也難忘懷。
汽笛一聲長鳴,車輪的節(jié)奏慢了下。姑娘站起身,收拾起她的東西。我真想知道,她是挽著發(fā)髻,還是長發(fā)散披在肩上,還是留著短發(fā)?
“再見!”姑娘說。
她站在靠我很近的地方,從她身上散發(fā)出的香水味撩撥著我的心房。我想伸手摸摸她的頭發(fā),可是她已飄然離去,只留下一絲清香縈繞在她站過的地方。
現(xiàn)在我有了一個新旅伴,也許又可以小施騙技了。
“對不起,我不像剛才下車的那位吸引人。”他搭訕著說。
“那姑娘很有意思,”我說,“你能不能告訴我,她留著長發(fā)還是短發(fā)?”
“這我倒沒注意,”他聽上去有些迷惑不解,“不過她的眼睛我倒注意了,那雙眼睛長得很美,可對她毫無用處——她完全是個瞎子,你注意到了嗎?”
16.小說中的“我”是一個怎么樣的形象?(4分)
17.結(jié)合全文,賞析劃線部分的場景描寫的作用。(5分)
18.小說結(jié)尾交代姑娘完全是個瞎子,文中有暗示嗎?這樣結(jié)尾有什么好處?(6分)
語文學習 http://m.seo-9.cn/chinese/